米安⊙編譯
恩奇童年時,父親是一個製作廣告看板的工人,
每次完工後父親都會指著成品說:
「很漂亮吧?這可是我親手繪製,親自掛上去的喔!」
說完後, 恩奇的父親總會看著熙來攘往的人群被廣告吸引,而顯出滿足的神情。
一次意外,父親從高樓墜下,無法繼續工作。
為了幫忙家計,恩奇課餘便沿街賣花,但父親總告訴他:
「孩子,爸爸是為了讓這城市更美麗,所以才受傷的;
如今你賣花雖然很辛苦,但要記住,
這不僅是為了生活,更是要讓人心裏充滿喜悅啊!」
怎麼能讓人心裏充滿喜悅呢?恩奇不太明白。
直到有一天,恩奇在路上沿街賣花時, 看見一個哭泣的女子蹲在街角,
便上前說:「阿姨,不要哭!我送你這朵小花,你要高興起來喲!」
這名女子接過恩奇手中的一朵小花,訝異的看見眼前的窮苦男:
「喔!你籃中的這些花,我都買了吧!」
隨即掏出鈔票給恩奇,然後差乾眼淚高興的離開了。
恩奇從沒這個快樂過,原來不看自己所缺,反而先關心別人這種快樂事無以言喻!
數十年後,恩奇從一個賣花男孩成為了一個企業家,
但還經常把花帶到一些憂傷的家庭;
同時他開始在落後的城市種花,再把那些花以免費供應的方式,
鼓勵許多人用這些花去安慰、關懷、分享、祝福別人。
有人問恩奇為什麼要這麼做時,他總是在敘述完父親的故事後微笑的回答:
「我只是延續父親的理想,盼望能帶給這世界更多美麗,增添愛的芳香!」
你手若有行善的力量,不可推辭,就向那應得人施行----聖經 箴言三章27節
<<選自蒲公英雜誌,2008年12月號,第117期,15頁>>